第九期 ISSUE 09

Charmaine Lurch ×
Phillip Dwight Morgan

 

Charmaine Lurch,《花粉粒與種子》,2019年至今。細節。圖片致謝藝術家。

 

如果有這樣一種雕塑,不僅僅是供一群人觀賞,而是能夠直接體現這個社群的特質……

再如果,這裡所指涉的並非具體時空範圍內的社群,而是一系列相互聯結的生命、地點與事物……

這正是藝術家Charmaine Lurch帶給我們的啟示,她的作品《花粉粒與種子》為觀眾展現了相互依存的多層次與關係性。

超過60顆空心的花粉粒,以金屬絲線手工雕塑而成,呈現在長達20英尺的畫布上。隨著太陽西斜,光線持續灑入雕塑骨架的間隙,照映出空間中爬行的影子,每分每刻都不斷變幻。

Lurch的每顆花粉粒都以電線繞製而成,先是剝去電線護套,再依照顏色拆成橙、棕、綠、藍、紅、白等色的細電線。這些金屬絲線纏在粗線製成的骨架上,就是Lurch的花粉粒了。正如自然界一樣,每顆花粉粒都是獨一無二的。

試想,這些多數是回收再製的彩色電線,它們的一生中輸送過多少電流、訊號,甚至思緒,它負責將開關按鈕的簡單動作轉譯成不同用途。我們也可以如是理解《花粉粒和種子》的製作過程:將纏繞金屬絲這種同樣簡單的動作,轉譯成更廣泛的集體行動。

Lurch也透過社區工作坊、學校訪問和她自家的小型聚會等不同場合,分享花粉粒的製作過程,並邀請社區成員來創作他們自己的作品。許多社群參與了花粉粒的製作和裝飾,從而打破了可見與不可見的分界線。就像Lurch的其他作品如《帶翅膀的東西》(Things with Wings)和《超凡海拉》(The Phenomenal Henrietta Lacks)一樣,藝術家經常將焦點投注在微小的事物上(通常是微觀層面),以此來鼓勵我們不僅僅是去思考,而是要去發現。

花粉並不是靜止不動的事物。以微米為單位的它,比人類的頭髮還要細,輕易就能沾黏在傳粉者——如蜜蜂、甲蟲、蝙蝠——的臉部、眼睛、脖子和背上,隨著傳粉者的翅膀拍動,與風同行,跨越時空,傳遞過去與未來的訊息。

Charmaine Lurch,《花粉粒與種子》,2019年至今。製作過程。圖片致謝藝術家。

 

花粉粒的細胞壁可以抵抗環境的破壞,甚至可以在沉積岩中存活數百萬年。

花粉粒直徑在10到70微米之間;1毫米有1000微米。

在展覽布展期間,現場一位電工師傅恰好經過一顆已完成的花粉粒雕塑,他立刻發現其中有使用電線。

「這看上去很眼熟」,他說。

將長達數百公尺的電線剝開外皮,我們可以從內部的顏色區分出秋天色調的黃、橙、棕、綠等不同電線。在一張我們叫做「地圖」的紙上那些被稱為「邊界線」的區域,這些電線不斷來回遷移,跨境。

然而,花粉並不受帝國的管轄,更不會受到國界和貨運費用的影響。

雖然這些電線纏成的骨架在畫布上看似牢固,不過,光線也提醒了我們,就連電線也並非是靜止不動的事物。

電線可以製造出音樂,可以作為柵欄使用。這是電線的多孔隙狀態,它是從畫布上拉出的線,將我們從二維的平面帶入到三維的世界中。它也用於心臟支架和燈絲。

當藝術家Charmaine Lurch邀請社區成員一起參與花粉粒的創作時,她也邀請大家拿起電線,並思考自己與移民和遷徙之間的聯繫以及其重要性。

通過我們的動作,我們將自己的故事,自己的勞力付出編織進電線之中——電線既是訊息的傳遞者,也是訊息本身。我們的故事就像花粉一樣,總是附著在特定的人和物上,然後散播到不同的時空之中。

這種如微塵不受邊界束縛的微小存在,卻對地球的存續以及我們作為物種的生存至關重要。即便一個人離開,

另一人也會接上。

不同年齡層的參與者有條不紊地將花粉粒纏繞成形,每個折線,每種風格,都在邀請人們去發現事物。

卵形、球形、三角形、光滑型、網狀、條紋和疣狀:這些形狀是我們對大自然依賴的稱謂。我們對花粉的處理具有解放意義;花粉帶著我們,從雌蕊的花柱到雄蕊的花藥。

「人們動輒坐上幾個小時研究花粉粒,完全投入創作」,Lurch說出自己的觀察,「他們完全是投入在作品中。」

本文加注底線段落摘自西澳大利亞大學的學術資源「什麼是花粉?

 
 

Charmaine Lurch是觀念藝術家,她的作品關注人與環境的關係。她的繪畫、雕塑打開了基礎設施與我們居住環境之間的對話。Lurch用多種材料重構我們的周遭環境——從蜜蜂、計程車到《暴風雨》和靜謐歡樂的時光,將全球非裔黑人的處境及抗爭運動巧妙地聯繫在一起。她廣泛受邀於加拿大各地及其他地方舉行展覽,包括安大略美術館、蒙特婁美術博物館、俄亥俄州馬西隆博物館、牙買加國家畫廊和德黑蘭WEAD / Platform 3畫廊,其作品典藏於加拿大全球事務部等多家機構及若干私人收藏。

Phillip Dwight Morgan是加拿大第一代牙買加裔移民作家。他的作品探討加拿大的種族和再現的議題,作品散見於《麥克林雜誌》、《多倫多星報》、《加拿大廣播公司新聞》、《海象》等媒體。